“我提兩個建議:一是加強風險防范,在重要環節和關鍵部門,如物資采購、施工現場監管等方面,要進一步繃緊‘底線’;二是個人思想要增強防范意識,婚喪嫁娶等個人重大事項要履行手續,嚴格執行標準,與業務單位的交往中,不碰‘紅線’。”來自市紀委監委的行風監督員開門見山說道。近日,在市城投集團舉行的外部行風監督工作座談會上,15名外聘的行風監督員正式上崗,他們現場頒授聘書,將在為期2年的聘期內為市城投集團行風建設“把脈問診”。
拓寬監督渠道,升級監督合力。今年5月,市城投集團積極響應市紀委“520(我愛廉)港城清韻”勤廉宣傳教育系列活動,開展“黨建廉政專題月”活動,召開行風監督工作座談會是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。根據市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,集團黨委結合中心業務工作調整明確了新一輪行風監督員(行風建設顧問),所聘人員來自市府辦、市紀委監委、市組織部機關工委、市宣傳部、自然資源規劃局、公安局、住建局、教育局及區鎮等相關部門,全方位、多層次、多視角對城投集團工作進行監督。為加強與外聘行風監督員的聯系、溝通,會上還發放了《行風監督征求意見表》。
加強隊伍建設,完善監督機制。今年3月,集團還召開內部行風監督工作座談會,對2年聘任期滿后的內部行風監督員進行了調整,對行風監督制度進行了完善。新一輪11名內部行風監督員通過開展日常監督、督促所在單位、部門開展廉政風險點自查自糾、組織日常自主談心等方式,體現“嵌入式”監督,進一步放大“探頭”效應。一方面,《行風監督員工作制度》賦予他們監督權力和責任,延伸監督觸角;另一方面,《內部行風監督員考評細則》則對他們的工作效能進行評價考核,推動監督責任的落實。
“召開行風監督工作座談會、聘請行風監督員的目的是加強對行風建設的監督、評議和檢驗,讓‘紅紅臉、出出汗’成為一種常態。”市城投集團負責同志表示,對外聘行風監督員反饋的問題,集團將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,積極主動對接,做到件件有落實、件件有回音。